1. 外观检查
外壳状况:仔细查看电瓶外壳是否有裂缝、变形或者鼓包。如果电瓶外壳出现裂缝,电解液可能会泄漏。电解液一般是酸性的,泄漏后会腐蚀周围的设备和部件。例如,硫酸电解液泄漏会对电瓶支架、连接线路等造成腐蚀。而外壳鼓包可能是因为电瓶内部发生了异常的化学反应,产生过多气体,使内部压力增大导致的,这通常意味着电瓶内部结构已经受损。
极柱情况:检查电瓶的正负极柱是否有腐蚀。极柱腐蚀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轻微腐蚀时,极柱表面会出现白色或绿色的腐蚀物,这主要是因为极柱与空气中的氧气、电解液等发生化学反应。严重腐蚀会导致极柱与连接导线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充电或放电时会产生发热现象,甚至可能使连接中断。另外,如果发现极柱松动或者从电瓶本体上有脱离的迹象,也说明电瓶可能存在问题。
2. 性能测试
电压测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瓶电压。对于12V的电瓶,正常的静止电压应该在12.6 12.8V左右;对于24V的电瓶(由两个12V电瓶串联),静止电压应该在25.2 25.6V左右。如果测量的电压明显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是电瓶电量不足或者电瓶内部极板损坏等原因导致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刚使用过的电瓶或者在低温环境下,电压可能会暂时偏低,所以更好在电瓶静置一段时间(如几个小时)后且处于常温环境下进行测量。如果经过充电后,电压仍然无法恢复到正常范围,那么电瓶很可能已经损坏。
启动性能测试:通过启动柴油靖安发电机组来检验电瓶。在正常情况下,当启动电机工作时,电瓶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使发动机在3 5秒内顺利启动,并且启动时发动机的转速应该正常。如果启动时,发动机转速明显缓慢,启动时间变长,甚至无法启动发动机,在排除了启动电机和其他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后,就很有可能是电瓶性能下降或者损坏导致的。
容量测试:采用专业的电瓶容量测试仪进行测试。先将电瓶充满电,然后以一定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记录放电时间,通过公式计算电瓶的实际容量(容量 = 放电电流×放电时间)。例如,一个标称容量为100Ah的电瓶,以10A的电流放电,如果放电时间不到10小时(理论上应该为10小时),说明电瓶的实际容量已经下降。当实际容量下降到标称容量的一定比例(如60% 70%)以下时,电瓶可能已经损坏。在容量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电瓶是否有异常发热、鼓包或者冒烟等现象,这些情况也表明电瓶可能已经损坏。
3. 充电情况检查
充电接受能力:将电瓶连接到合适的充电器上进行充电,观察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正常情况下,在充电初期,充电电流应该能够达到一定的值(一般根据电瓶容量确定,如电瓶容量为100Ah,充电电流可能在10 20A左右),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会逐渐减小,电压逐渐上升。如果在充电过程中,发现充电电流始终很小,几乎无法上升,或者电压上升异常缓慢,这可能意味着电瓶内部极板硫化或者短路,导致其充电接受能力下降,电瓶可能已经损坏。
充电后状态:充电完成后,再次测量电瓶的电压和容量。如果电压和容量仍然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在充电后短时间内(如几天内)电瓶电量就明显下降,也说明电瓶可能已经损坏。对于普通铅酸蓄电池,还可以检查电解液的比重。充电后,电解液比重应该恢复到正常范围(在20℃环境下,比重约为1.26 1.28),如果比重异常,也提示电瓶可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