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分可校准的情况 -线性温漂情况:对于一些具有线性温度漂移特性的测量设备或电路元件,校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温度的影响。例如,某些高精度的电压基准源,其温度漂移特性是已知的并且相对稳定。如果其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呈线性关系,如温度每升高1℃,电压降低10μV,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校准测量,确定这种线性关系,就可以在后续测量中根据当时的温度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 -仪器自身的温度补偿电路校准: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如高精度数字电压表)内部配备了温度补偿电路。这些电路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自动调整仪器的测量参数。不过,这些补偿电路本身也需要校准。通过对仪器的温度补偿电路进行校准,可以使仪器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更准确地测量电压。例如,在仪器的校准过程中,可以将仪器放置在不同的温度控制箱中,输入已知的标准电压,调整温度补偿电路的参数,使仪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输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2.难以完全消除的情况 -复杂的温度 - 电压特性:当测量对象具有复杂的非线性温度 - 电压特性时,完全消除温度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电压 - 温度特性是非线性的。虽然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公式(如二极管的正向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公式)来近似描述这种特性,但这些公式通常是基于理想情况或特定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实际情况中还会受到器件制造工艺、掺杂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进行校准,也很难完全准确地补偿温度对电压测量结果的影响。 -动态温度变化和环境因素: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温度可能会快速、不规则地变化,而且还可能存在其他环境因素(如湿度、电磁场等)与温度相互作用。这种动态变化和复杂的环境条件使得校准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在一个工业现场,电机等设备的发热可能会导致局部温度急剧变化,同时存在的电磁干扰也会影响测量仪器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预先对仪器进行了校准,也很难实时、准确地补偿温度对电压测量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