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判断pH计电极是否需要更换的方法:
校准情况
- 斜率超出范围:校准pH计时,若计算得出的电极斜率不在正常范围,如理论值在54至59mv/ph之间,实际值偏离此范围较多,通常认为85%-105%之间的斜率勉强可接受,若超出则可能需更换电极.
- 零点电位异常:校准完后,零点电位值超出±35mv范围,说明电极性能可能下降,需考虑更换电极.
响应时间
- 反应迟钝:将电极插入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中,如果电极的响应时间明显变长,如原本数秒内可稳定读数,现在需数分钟甚至更久指针才停止漂动,说明电极反应迟钝,可能是老化或被污染,需更换.
- 平衡时间延长:测量不同pH值的溶液时,电极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大幅增加,远超正常情况,表明电极性能变差,可能需要更换。
测量准确性
- 与标准值偏差大:用pH计测量已知准确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若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多次校准和测量后仍无法准确测量,可能是电极出现问题需更换.
- 重复性差:对同一样品多次测量,pH值的重复性差,波动范围大,在排除溶液本身不稳定等其他因素后,可能是电极性能不稳定,需考虑更换电极 。
外观检查
- 玻璃膜损坏:仔细观察电极的玻璃膜,若有裂痕、破碎、磨损或明显划痕等物理损伤,会影响测量准确性,需及时更换.
- 参比溶液泄漏或变色:对于有参比溶液的电极,若发现参比溶液泄漏,或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出现浑浊、沉淀等异常,说明电极内部结构可能受损或被污染,需更换电极.
- 电极老化变色:电极长时间使用后,若外壳或电极头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如变黄、变黑等,可能是电极材料老化或受腐蚀,需进一步评估或直接更换 。
维护和清洗效果
- 频繁清洗无效:按正确方法多次清洗电极后,如用相应清洗溶液去除蛋白质、油性物质、污垢等污染物,但电极性能仍未改善,测量结果不准确、响应时间无变化等,可能需更换电极.
- 活化失败:对电极进行活化处理,如浸泡在特定活化液中一段时间后,电极性能仍未恢复正常,无法达到准确测量要求,应考虑更换电极.
使用时间和频率
- 接近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和保养条件下,pH计电极有一定使用寿命,一般为6个月至2年不等。若电极使用时间接近或已超过此范围,即使未出现明显问题,也应加强监测或考虑预防性更换.
- 使用频繁:使用频率高的电极,如每天多次测量不同样品,其老化速度会加快,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需更换,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评估电极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