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却系统:防过热、保散热
检查冷却液
定期查看冷却液液位,不足时添加同一品牌的防冻液(避免混用),确保液位在刻度线范围内。
检测冷却液浓度(冰点),夏季建议冰点低于当地更低气温 10℃,防止沸点降低导致 “开锅”。
每 2 年更换一次冷却液,避免因变质失效影响散热。
清洁散热部件
用压缩空气或软毛刷清理散热器表面的灰尘、柳絮、昆虫残骸等杂物,确保散热鳍片通畅。
检查风扇皮带松紧度,若磨损、老化或打滑需及时更换,避免散热效率下降。
预防水垢沉积
避免直接添加自来水,若水质较硬,需用软化水或专用冷却液,定期用清洗剂清洗冷却管路,防止水垢影响散热。
二、燃油系统:防变质、防气阻
燃油品质与存储
夏季燃油易挥发,需确保油箱密封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存放于阴凉处。
定期排放油箱底部的积水和杂质(建议每周一次),防止燃油变质(含水量超标易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或缸内腐蚀)。
避免燃油长期存放(超过 3 个月需添加稳定剂),建议使用高标号柴油(如 0# 柴油适用于气温≥4℃地区)。
管路与滤清器维护
检查燃油管路是否有老化、裂纹或渗漏,特别是橡胶软管,高温下易软化破损。
按说明书更换燃油滤清器(通常每 500 小时或 3 个月),防止滤芯堵塞导致供油不足或杂质进入发动机。
三、润滑系统:防氧化、保润滑
机油检查与更换
夏季选择粘度较高的机油(如 SAE 15W-40 或 20W-50,根据厂商建议),高温下保持油膜强度。
定期检查机油液位和质量(通过油尺观察颜色和粘度),若发黑、乳化或杂质过多需及时更换。
更换周期:通常每 250 小时或 6 个月(以先到为准),同时清洗油底壳和机油滤清器。
防止漏油
检查发动机各密封部位(如曲轴前后油封、气门室盖垫等),高温易导致密封件老化漏油,需及时更换。
四、电气系统:防潮湿、防短路
线路与接头维护
检查霸州发电机及控制箱内的电线、端子是否松动、老化或受潮,清理接头处的氧化物,确保连接牢固。
对裸露线路进行绝缘处理,避免高温下绝缘层软化或潮湿环境下漏电。
绝缘测试
定期用绝缘电阻表测量霸州发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冷态下应≥2MΩ),若阻值偏低需烘干或检修。
控制设备防潮
检查控制柜内的除湿装置(如加热板)是否正常,梅雨季节可开启空调或除湿机降低湿度。
五、空气滤清器:防堵塞、保进气
定期清洁或更换滤芯
夏季空气中灰尘、颗粒较多,需缩短空滤清洁周期(建议每 50 小时吹扫一次),若滤芯破损或堵塞严重需及时更换。
干式空滤不可用水清洗,湿式空滤(油浴式)需更换滤芯内的机油,确保进气通畅。
检查进气管道
查看进气管路是否有裂纹、漏气,卡箍是否松动,避免未过滤的空气进入气缸,加剧活塞、缸套磨损。
六、机体与防锈防腐:防生锈、保外观
检查 “三漏” 问题
定期查看发动机表面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重点检查管路接口、垫片及密封圈,及时处理泄漏点。
防锈处理
对机组外露金属部件(如螺栓、支架、排气管等)进行除锈、补漆,防止潮湿环境下锈蚀。
电池端子需清洁后涂抹凡士林或专用保护剂,避免氧化腐蚀。
七、启动电池:防亏电、防过热
电池状态检查
免维护电池:测量电压(正常≥12.6V),若低于 12V 需充电或更换。
普通铅酸电池:检查电解液液位(需高于极板 10~15mm),不足时添加蒸馏水(不可用自来水),避免高温下电解液蒸发过快。
固定与散热
确保电池安装牢固,避免振动导致端子松动;电池舱需通风良好,远离热源,防止过热鼓包。
八、负载测试与运行管理
定期带载运行
夏季避免机组长期怠速或轻载运行(易导致积碳),建议每周带70%~80% 额定负载运行 30 分钟,提升散热效率并检测机组性能。
监控运行参数
记录运行中的水温(≤95℃)、油温(≤105℃)、油压(0.2~0.4MPa)、电压、频率等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排查。
九、机房环境管理
通风与降温
确保机房门窗、排风扇正常开启,必要时加装空调,控制室温≤35℃,避免机组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功率下降。
防雨防潮
户外机组需检查防雨罩是否完好,电缆进线口做好密封,防止雨水渗入;室内机组注意墙体、屋顶是否漏水。
十、制定夏季专项保养计划
建立保养台账: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项目、更换部件等信息,便于追溯和管理。
专业检修:若机组使用频繁或年限较长,建议联系厂家进行全面检修(如校准喷油嘴、检查涡轮增压器等),确保关键部件性能良好。
总结:夏季保养的核心是散热、防潮、防变质,通过细致维护各系统,可有效提升柴油霸州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在应急供电时稳定运行。如遇复杂问题(如发动机异响、电气故障),建议由专业技术人员处理,避免自行操作导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