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柴油标号适配低温,避免结蜡
按更低温选择正确柴油标号
柴油标号需低于当地冬季更低环境温度 5~10℃(标号代表柴油的凝固点,而非使用温度),具体对应标准:
环境温度 - 5℃~-15℃:选用 -10# 柴油;
环境温度 - 15℃~-25℃:选用 -20# 柴油;
环境温度 - 25℃以下(如东北、内蒙古严寒地区):选用 -35# 或 - 50# 柴油;
严禁混用不同标号柴油(如 0# 与 - 10# 混合):会破坏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实际凝固点会高于单一标号,反而更易结蜡。
检查柴油状态,排除结蜡隐患
打开油箱盖,用干净木棍(或长螺丝刀)插入油箱底部,取出后观察:
若木棍上的柴油清澈、无白色絮状物 / 蜡质,说明柴油状态正常;
若出现白色蜡质、柴油呈 “糊状”,需立即处理:用 40~60℃温水缓慢浇淋油箱外壁(从底部向上浇,避免局部过热),直至蜡质完全融化(再次用木棍检查无蜡质),严禁用明火烘烤油箱(易引发爆炸)。
二、排放油箱与管路积水,防止结冰堵塞
排放油箱底部积水
若液体清澈、无水泡 / 水珠,说明积水已排净,关闭排污阀;
若液体浑浊、有明显水泡 / 水珠,需持续排放,直至流出纯清澈柴油(避免残留积水结冰)。
找到油箱底部的 “排污阀”(通常为铜质球阀),在阀口下方放置接油桶;
缓慢打开排污阀,先排放 200~300ml 柴油(含底部沉积的水分、杂质),观察流出液体:
检查燃油管路是否积水
观察外露的燃油管路(进油管、回油管):若管路表面有 “结冰凸起”,说明内部有积水结冰,需用温水浇淋管路解冻(不可用热水,避免管路热胀冷缩脆裂),解冻后重复 “排放油箱积水” 步骤,确保管路内无残留水分。
三、清洁 / 检查燃油滤清器,排除堵塞与气泡
检查并更换滤清器滤芯
若滤芯表面有白色蜡质、杂质堆积,或滤纸变硬、破损,需直接更换同型号新滤芯(冬季滤芯更换周期建议缩短至 100 小时,比夏季减少一半);
若滤芯干净,需重新安装,安装时在密封圈处涂抹少量柴油(增强密封性,避免进气)。
拆卸燃油粗滤器(通常在油箱出口处)和精滤器(靠近喷油泵处),观察滤芯:
排除滤清器与管路气泡
安装好滤清器后,找到 “手动输油泵”(通常在精滤器上方,按压式),松开滤清器顶部的 “放气螺栓”(小铜螺栓);
反复按压手动输油泵(力度均匀,每次按压到底),直至从放气螺栓处流出 “无气泡的连续柴油”(无断断续续的气泡);
保持按压手动输油泵的力度,拧紧放气螺栓(避免进气),再按压 2~3 次输油泵,感受手感变硬(说明管路已充满柴油,无气泡阻碍)。
四、做好燃油系统保温,维持柴油流动性
油箱与管路保温
油箱外壁包裹 阻燃保温棉(厚度≥5cm,选择防水材质,避免雨雪浸湿),保温棉接缝处用胶带密封;
燃油管路(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部分)缠绕 自限温电加热带(按管路长度裁剪,通电后温度维持在 10~20℃,避免柴油结蜡),加热带外侧再包裹保温棉(增强保温效果)。
添加柴油抗凝剂(应急辅助)
若临时无法更换高标号柴油,或温度骤降超出当前柴油标号适配范围,可向油箱内添加 柴油专用抗凝剂(按说明书比例添加,通常 1L 抗凝剂可处理 200~300L 柴油),搅拌均匀后静置 10 分钟,可降低柴油凝固点 5~10℃,临时缓解结蜡风险(不可长期依赖,仍需更换对应标号柴油)。